开云体育手机app下载
电话:0371-69599758
手机:13703905388
联系人:魏经理
QQ号:384531310
邮箱:hnsyscl@163.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北山口工业园区
行业新闻

开云体育手机app下载:大同市召开“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左云县专场)

来源:开云体育手机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11-21 02:12:41

开云体育下载安装:

  11月13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以来左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回答媒体提问。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大同市“辉煌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左云县专场)。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左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新闻发言人高鹏同志,左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局长李征宇同志,左云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副局长王永军同志,请他们为大家介绍“十四五”以来左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左云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左云经济发展的社会各界的人说衷心感谢!

  “十四五”期间,左云县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各类风险挑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21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整体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全县GDP由106亿元增长到151亿元,人均GDP由88594元增长到136122元,年均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9.8亿元最高增长到2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由51亿元增长到75亿元,2025年1-9月增速20.4%;固定资产投资由28亿元攀升至44亿元,2025年1-9月增速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5亿元增长到31亿元,2025年1-9月增速5.2%;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9285元、20174元,总量稳居全市前列。具体工作成效如下:

  “十四五”期间,以能源革命为牵引,推动产业体系从“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能源产业提质升级,组建了鹊山精煤能源集团,正逐步打造为晋北能源旗舰企业;9座矿井拟提升年产能1710万吨获批;完成5座智能化矿井、20处智能化工作面的等级评定,帽帽山煤业成为全市首座智能化地方煤矿,潘家窑、大西庄现代化矿井建设前期工作推进顺利;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98万千瓦,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左云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正向300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迈进。开发区蒸蒸日上,引进企业由4个增长到49个,“四上”企业由2家增长到18家;重点打造活性炭特色专业镇,全县活性炭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集聚了14家活性炭企业,有大同鹊盛活性炭有限公司在内的规模以上企业7家;新材料引进大同研一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恒和非晶及纳米晶软磁材料等项目;新装备落地山西、亿诚煤机等环保装备、煤机制造项目;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工程顺利推进,水资源瓶颈突破在即。同时,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独立混合储能项目建设,强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研发中心。通过“一区三园”平台集聚,已初步形成多元产业格局,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为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四五”期间,特优农业成果丰硕,成功申报省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根源牧业被评为省级挂牌种羊核心育种场,优质葵花种植培养面积达10万亩,边塞牧羊、雁门清高等7家企业进入省、市级区域公共品牌。落实国家粮食保供责任,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4万亩左右,粮食产量超1亿斤,小杂粮和油料种植培养面积与产量大幅度增长。聚焦农业节水增效与粮食产能提升,滚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超2万亩有机旱作膜下滴灌应用,建设特色示范片区提升单产。围绕种业振兴打造马铃薯、种羊繁育基地,围绕品牌助农、兴农,发展优质杂粮、沙棘、苦荞等优势产品,特别是持续推进葵花产业规模化,保持种植培养面积,打响“晋状元”原味葵花籽品牌,加快打造葵花专业镇。

  “十四五”期间,我县依托摩天岭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以筑牢生态基底、保护文化遗产为基础,推动“文旅+”产业深层次地融合、蒸蒸日上。摩天岭风景名胜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黑土口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管家堡长城小镇、青舍·瑰秀里长城驿站等文旅项目运营火热,开通公交专线,打造长城小镇与“长城人家”;完成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左云段建设,串联20余处景点,其中摩天岭段入选中国户外运动精品骑行线年成功举办各类自行车赛事,左云美誉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期间,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达76.6%。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5106人;学前、义务及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全免费且资助全覆盖,发放资助款超400万元、助学贷款超9000万元。教育改革走向深入,中高考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向无人机等前沿领域拓展;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资助困难人群参保超5.5万人,开展医疗救助4万余人次,建成了36个便民医保服务站;80-99岁和百岁老人高龄补贴标准分别较省级标准提高100元、170元;县城免费乘坐公交车等50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生态环境方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战略,统筹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巩固拓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前列,市考斗子湾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同步推进生态修复和国土绿化,持续实施“三北”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6万亩、封山育林4.3万亩;编制矿区生态修复方案,加大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和生态修复,实现从产煤大县向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转变。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坚持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和适度多元发展三大主攻方向,以“一核心两重点”引领构建能源转型标杆区、共同富裕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的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平安左云,率先走出一条在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左云篇章。

  请问,“十四五”以来左云县在推动煤化工、新材料、新装备三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在打造区域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附加值方面有何总体设计和重点部署?谢谢!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十四五”以来,左云县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煤化工、新材料、新装备三大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四五期间我们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活性炭特色专业镇。目前,全县活性炭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集聚了14家活性炭企业,其中生产企业12家,生产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2024年活性炭产量达5.52万吨,同比增长16.45%;产值完成3.94亿元,加工转化本地煤炭19.30万吨。其中,国内唯一拥有自有原料煤的大同鹊盛活性炭有限公司产量2.1万吨,产值1.49亿元,加工转化自有原料煤8.56万吨。2025年1-9月,全县活性炭产量4.07万吨,同比增长17.9%。目前,已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产品远销海外市场。

  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与中煤科工集团共建煤基新材料研发中心,开展关键技术攻关。2022年,总投资2亿元的年产1万吨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填补了全县新能源材料领域空白。2023年,山西恒和磁性材料公司投资2.08亿元建设磁性材料生产基地,进一步延伸了新材料产业链条。2024年,我们全力攻坚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当年7月完成市级初验,年底通过省级资料审查。2025年,园区认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已完成27项认定要素,其余4项有序推进,并于5月1日起实施封闭化管理,建成智慧管控中心,为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期间我们全力发展新装备制造产业,目前已形成以专用汽车及环卫装备为核心、智能机械设备为支撑的特色产业链。全产业链集聚重点企业3家,其中,山西环境装备公司投资6.5亿元建设的作业类专用汽车及环卫装备制造项目,2024年实现产值8500万元;大同市亿城煤矿机械制造公司投资2.1亿元建设的年智能机械设备生产项目,2024年完成产值1.28亿元。通过“链主引领、配套协同”的发展模式,新装备制造产业已实现从单一产品制造向系统集成服务的转型升级。

  一是打造华北煤质活性炭基地。以鹊盛活性炭为龙头,进一步整合全县活性炭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重点研发烟煤柱状活性炭,推出酸洗炭、净水滤芯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抢占气体净化市场。加强与大规模的公司合作,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构建左云活性炭品牌影响力。

  二是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引进低阶煤低温热解技术,全力推动与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合作,谋划实施300万吨级低阶煤产业化项目,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三是加速构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煤机装备制造维修、环卫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配套三大领域。全力发展煤矿机械、智能化采掘设备等产业;依托环境装备,发展新能源环卫车、智能垃圾中转站等产品;紧抓晋北新能源基地建设机遇,培育光伏组件、储能配套等新能源装备产业,形成“三位一体”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通过以上举措,左云县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十四五”期间,左云县城乡人居环境变化显著,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能否用具体数据为我们解读这项成果?谢谢!

  感谢您的提问。“十四五”期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城乡融合、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建筑行业转型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左云县域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

  县城功能完善上成果丰硕。新增与改造城市道路1.47公里,维修改造云川路、云新街、左卫大道等45条县城小街小巷,破损路面约2000平方米,居民出行更方便快捷。新建4座水冲公厕、2个便民市场,改造1个便民市场,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县城污水处理厂已完工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0000立方米,有效提升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建成15个60kW直流快充桩,方便了县城内电动汽车充电难题。县城新增绿化面积2.79万平方米,城市更加宜居。新铺主管道3.2公里,解决3825户燃气入户难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市政设施维护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汽车站前、白羊大街与五洲大道交接处混接点整治。清理维修兴隆街、云新街所有雨水收水口,更换立式雨水收水道约95套。完成高速路连接线个六联串灯笼光源更换,维修路灯540套,更换高杆灯光源110套,维修线米。

  保障性安居工程深入实施。完成84个老旧小区改造,对给排水管线、供热管线等进行升级,安装热力表、水表,解决了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难题。

  古城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左云古城主要道路及管线改造项目已全面铺开,旧城明清典型民居古建还原工作有序推进,随各项改造工作的持续开展,左云深厚的历史底蕴及文化传承将以左云古城为载体,全方面展现在大众眼前。

  “十四五”期间,左云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打造了“不见面审批”系统,作为左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一大亮点,请粗略地介绍一下这个系统。谢谢!

  感谢您的提问。推进“不见面审批”系统是打破各部门数据孤岛,促进数据共享,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复杂事项联合审批,实现业务协同,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慢、繁的重要手段,更是杜绝权力寻租、预防腐败的重要制度安排。

  我县于2023年1月10日开始做事项梳理、系统建设工作,共梳理全县38个部门1047个事项,系统于2023年3月15日进入试运行。系统最重要的包含: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推动数字资源共享、建设应用服务系统、建设信息资源体系和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其中,重点建设统一门户网站、一站式审批系统、统一收件系统、统一网上审办系统、统一电子档案系统、审管监管一体化系统及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数据通为一体的八大“不见面”审批应用系统。1.统一门户网站:归集整套系统功能,通过一个账号管理所有应用模块,大幅度的降低管理难度。2.一站式审批系统:针对涉及多个审批事项的复杂业务可通过这一系统统一收件后流转到各个审批部门进行审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3.统一收件系统:主要为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使用,实现“前台统一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4.统一网上审办系统:针对食品小摊点、小经营店备案、小作坊等缺少线上审批系统的业务打造统一网上审办系统,为“一网通办”改革奠定坚实基础。5.统一电子档案系统:对“不见面审批”系统已办结的业务进行统一归档,方便后续业务档案查询工作。6.审管监管一体化系统:通过建立“审批推送—监管处置—结果反馈”闭环机制,构建全链条审管衔接体系,有效解决了审批与监管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撑。7.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该系统主要为配置政务服务一体机、自助制证机、智能文件柜等智能终端,为申请人提供指南打印、在线申报、证照打印、结果领取等全流程自助服务,实现食品小经营店备案等26项事项“马上办”。8.数据通:针对“不见面审批”系统外的其他垂直系统审批的业务,通过“数据通”应用可将其他系统审批的业务数据来进行抓取和归集,更好对接省市一体化政务平台建设。

  在“不见面审批”系统的赋能下,左云县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截至目前,我县可网办事项1034个,可网办率98.75%,已通过系统高效办理各类业务33799件,年办件量同比增长233%。在办理时限上,打破过去多部门审批的壁垒,通过流程重构与数字赋能,平均办理时限较以往压缩51%以上,以往需数周办结的事项,如今多数可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部分高频事项实现“即时办、当日结”,大幅度减少了办事等待成本。办事环节与申请材料的精简更是成效显著,依托“一表申请、集成办理”模式,将原本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审批环节整合归并,平均办理环节压减70%,告别了“多头跑、来回跑”的困扰;同时严格清理不必要的证明材料,通过数据共享替代纸质材料提交,申请材料精简幅度超53%,实现“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限”的三重突破。

  谢谢王永军同志,由于时间的关系,答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嘉宾的情况介绍和问题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

开云体育手机app下载
电话:0371-69599758 手机:13703905388 联系人:魏经理 QQ号:384531310
邮箱:hnsyscl@163.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北山口工业园区 豫ICP备13007367号
版权所有 开云体育手机app下载 技术支持:开云体育下载安装 网站地图 XML地图